2——掌握PP话语权的两桶油
虽然近几年煤化工及地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但是中石油及中石化依然稳稳占据PP行业产能前两名,目前二者合计产能占比仍在60%左右,远超其他企业。除了产能占据大多数,在销售政策、异地仓库、原料采购等方面,两桶油也具备较明显的优势,所以PP行业的话语权也基本被中石油及中石化主导。
16——PP期货指定交割库数量
PP期货自2014年正式在大商所上市以来,其对现货的影响日益明显,尤其是2016年在基本面没有明显好转的背景下,PP现货大幅上涨,主要依赖于期货的拉动。目前PP期现结合越来越紧密,期现互通也日益频繁,期货交割库成为期现联系的主要平台。在经过调整之后,目前PP期货指定交割库已经达到16个,协议容量接近40万吨,主要集中在华东及华北地区。
67——国内PP生产企业总数量
近几年国内PP扩能步伐加快,PP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,据找塑料统计目前国内PP生产企业总数量已经达到67家。在所有生产企业中,中石油及中石化下属分公司占半数以上;煤化工企业数量在13家,但产能占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;剩余企业为合资及地方企业。
300——PP粒料粉料价差
广义来讲PP粒料及PP粉料均属于PP,二者虽然在物理形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,但是同一属性下二者具有许多相通之处,尤其是在下游需求领域中的塑编行业,二者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。一般来讲,二者价格走势存在较强的一致性,其正常价差在300元/吨左右,即当价差小于300元/吨时粒料具备一定价格优势,而价差大于300元/吨时,下游企业更倾向于以粉代粒。
2000——BOPP与PP平均价差
在PP下游领域中,BOPP仅次于塑编及注塑,位居PP下游领域第三,由于塑编及注塑以小企业居多,行业集中度及行业标准统一性不及BOPP,所以研究PP下游行业时,BOPP一直是最好的选择。目前BOPP与PP价差在2000元/吨左右,扣除加工成本1500元/吨,BOPP行业利润在500元/吨左右,较前两年盈亏平衡时的情况明显好转,这也是目前国内经济逐渐筑底,下游需求有回暖迹象的真实反映。
8750——目前国内PP拉丝主流价格
近几年PP市场犹如过山车大起大落。后金融危机时代,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,PP于2010年11月份曾一度突破13000元/吨,为近十年来价格峰值。而2014年开始的大宗商品暴跌,PP也未能幸免,2015年12月PP一度跌破6000元/吨,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时的低点,PP期货最低则跌至5370元/吨左右,为历史新低。目前PP拉丝主流价格在8750元/吨左右,虽然脱离价格谷底,但是较价格峰值仍有一定空间,在今年经济筑底、需求回暖以及大宗商品整体上行的带动下,PP价格有上涨空间,但涨幅不及去年。
24万——2016年国内PP出口总量
国内PP进出口分化明显,进口方面,受中东等地区低价货源的冲击以及对国外高端料的需求,国内PP进口量占比较大。而国内PP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优势,所以相比数百万的的进口量,国内PP出口不及进口的十分之一,2016年仅为24万吨左右。在出口产品中以拉丝为主,占比在7成以上,出口方向也多以东南亚等相对落后地区为主。
115万——目前PP行业中长期停产产能
PP行业属于高开工率行业,其开工率长期维持在90%以上,几乎所有设备都有短暂停车检修要求,但是长期停产装置寥寥无几。找塑料统计,国内聚丙烯长期停车的总产能在115万吨/年左右,主要有大连有机老线、辽阳石化、庆阳石化、山东玉皇、大港石化、锦西石化、大唐多伦、洛阳石化。并且2016年PP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回升,前期部分停产装置如华北石化、辽通化工老线等长期停车装置陆续开车。
500万——煤化工PP总产能
据统计,目前国内煤制PP生产厂家已经达到13个,总产能已经超过500万吨,占国内PP总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。目前国内煤制PP大部分项目位于西部、北方富煤地区或东部沿海消费市场集中、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,富煤地区以煤制烯烃为主,沿海地区以甲醇制烯烃为主,并且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,中央企业、地方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均参与其中。由于未来PP扩能计划在煤制PP占据大多数,未来煤制PP在国内PP供应格局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。
1000万——未来PP扩能计划
前几年国内聚丙烯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,不过近几年国内PP市场扩张迅猛,目前已经处于供需平衡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迹象,不过即便如此,未来国内PP扩能步伐不减。据找塑料统计,2017-2019年国内仍有20余套装置有投产计划,总产能接近1000万吨,届时国内PP市场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。在未来扩能计划中,煤制烯烃占据绝大多数,PDH也有一定占比,而油制PP数量反而最少。可以预见随着新产能的不断释放,未来PP供应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,煤制烯烃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重,而油制PP独当一面的格局将彻底改变。
2000万——国内PP总产能
在塑料三杰(PE、PP、PVC)当中,原本产能垫底的PP近几年疯狂扩张,并且成功超越PE位居第二。截止目前,国内聚丙烯总产产能超过2000万吨,其中华东地区占总体产能的24%左右位居榜首;西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,近几年来产能增长十分迅速,截止到目前为止聚丙烯产能占20%左右,位列其次;华北地区占18%左右;华南地区占16%左右;西南地区环境状况较为恶劣,开发困难,产能仅占3%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jxtianye.com/41.html
[下一篇]: